热门搜索
SMA 非整倍体 细胞STR鉴定 男性家族排查 脆性X 叶酸 SNP Y-STR试剂 亲缘鉴定 DNA甲基化 16S/18S/ITS 采保试剂 微卫星不稳定 荧光定量PCR 宏基因组测序 核酸提取

新闻中心

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活动信息

公司新闻

精彩回顾|化繁为简·检微知著——“MSI检测助力免疫精准诊疗消化道肿瘤”专场讨论会

【2022-05-12】
        近年来,我国消化道肿瘤防控形势严峻,胃癌患者人数占全球近一半,结直肠癌患者人数呈增长趋势,另外肝癌、胰腺癌、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同样高发。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消化道肿瘤的分子病理取得很大进展,尤其在免疫治疗时代,精准防治成为临床应用和研究的热点。


        2022年4月27日,消化系统肿瘤新进展系列学术活动——“MSI检测助力免疫精准诊疗消化道肿瘤”专场讨论会在线举办。讨论会由陕西省医师协会主办,陕西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分会、空军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承办,阅微基因与正大天晴联合协办。


专家阵容

        由全国知名专家西京医院王哲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文才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韩博教授组成的大会主席团,携手二十余名来自多个省份的专家,围绕MSI在结直肠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MSI检测的技术路线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
        本次讨论会得到了陕西省人民医院院长宋张骏教授的大力支持,并作为会议的重磅嘉宾致大会开场辞,表示非常高兴能够看到包括临床以及病理在内的多省市、多领域的专家在一起进行学术交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降低群体肿瘤发生率,提升患者的临床获益,推动我国在肿瘤精准治疗以及精准防控领域内的水平。
        肿瘤的精准治疗已经深入人心,精准的防治肿瘤已成为近些年热议的话题。大会主席团在开场致辞中表示, MSI检测在消化道肿瘤领域的探索走在各个癌种的前列,将为结直肠癌以及胃癌患者预后评估、化疗、免疫方案的选择以及切入时机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从而进一步促进MSI相关技术的发展

专题一:化繁为简——MSI检测的发展与应用
        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发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肿瘤患者超过30万人,MSI-H常见于结直肠癌、胃癌和子宫内膜癌。如何通过精准医疗技术,针对个体特征分析,给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一直是国内外专家不断探索以及追寻的目标。
        精准检测和挖掘获益人群,是达成精准治疗目标的第一步。由陕西省抗癌协会分子病理专委会主任委员袁勇教授、陕西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李文生教授、陕西省抗癌协会分子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巩丽教授组成的专家团主持针对检测技术以及发展应用方面的主题环节。
        首先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杨军教授系统介绍了微卫星不稳定检测发展历程以及在临床精准治疗的价值。纵观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的发展史,由最初的多套检测panel齐上阵的阶段,逐步发展为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专家小组制定,2004年进一步完善,形成以BAT25、 BAT26、NR21、NR27、NR24、NR22、MONO27单核苷酸位点为核心的敏感性更高的检测体系。他指出,利用金标准多重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5~7个单核苷酸标志位点组合,非常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随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国忠教授针对MSI检测中重要的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提出严格控制样本质量是保证高品质检测的基础,低肿瘤含量样本进行显微切割是提高样本检测限的重要手段。
        紧接着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邢晓明教授通过生动的案例,详细分享了多例林奇综合症患者的诊治以及胃癌患者的免疫治疗情况,进一步介绍了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在林奇综合征家系的肿瘤早诊早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邢教授指出,在右半结肠中微卫星不稳定的患者占比18.5%,左半结肠患者占比5.9%,因此发生在右结肠部位的患者,更应注重MSI的检测,针对复杂病例推荐多平台检测用以提高准确率。
        在专题讨论环节,多位专家针对不同样本的一致性、多平台检测、检测样本的质量控制等议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来自潍坊市人民医院的张云香教授表示,标本的质控是保证检测顺利的基础,MSI的持证试剂是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基础,另外遇到阳性检出率低于预期的时候,也需要考虑肿瘤分期因素。武汉市中心医院的章宏峰教授认为,针对如何提高不同检测方法的一致性问题,可以采取多个病灶样本多重检测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检出率。山东省肿瘤医院的张建波教授强调,针对复杂病例联合IHC和“PCR+毛细管电泳”进行检测,可显著降低误诊漏诊,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安阳肿瘤医院杨海军教授提到,在基层有大量的患者目前还没有落实MSI的检测,同时基层的医院普遍存在样本前处理不规范的问题,需要病理科实验人员在检测过程中特别注意。
        王哲、韩博教授在总结中强调病理科在MSI检测落地环节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精准的分子诊断对临床的治疗非常重要,针对不同平台以及不同检测试剂盒的不同结果,需要加强病理科医生经验积累和知识储备,同时也需要增进与临床的交流互通,优化检测路径,以本次论坛为示范开展包括临床以及病理科在内的多学科互动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专题二:检微知著——消化道肿瘤的精准治疗
        近年来,以PD-1/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实现了多个肿瘤领域的革命性进展,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通过探寻生物标志物,来筛选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进展是大家关注的环节,本环节由国内知名病理专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田素芳教授主持,西京大学时永全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在转移性、局部进展期MSI-H结直肠癌患者中,免疫治疗临床获益非常明显。
        在专题讨论环节,多位临床以及病理专家,对MSI检测的临床免疫指导价值进行了高度的肯定。来自西京医院的洪流教授表示MSI检测目前还处在指导术后治疗的阶段,同时也有走向术前指导的趋势;同在西京医院的杨建军教授认为,作为消化外科的医生,在关注MSI检测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带来的诸多益处的同时,也要关注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进展的患者检测的问题。两位来自山东省肿瘤医院消化科的公维鹏教授、孙旭教授分享了肠癌、胃癌多个指南推荐进行MSI检测,有利于肠癌、胃癌患者的精准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临沂市人民医院的刘丽丽教授提到将会在未来的检测过程中,尽可能地多与临床沟通,更好地推进MSI检测,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在整个热情洋溢的讨论氛围中,正大天晴药业集团总裁俞康信先生向各位奋战在抗疫及肿瘤临床检测一线的专家们表达了诚挚的敬意,天晴诊断作为正大天晴在精准治疗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是为了在提高病人精准检测、精准诊断以及精准治疗的基础上,发挥民族企业的力量。
        阅微基因董事长陈初光先生在企业致辞环节表示,本次的交流会为今后阅微基因的产品研发带来了很多新思路。阅微基因与正大天晴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就包含MSI检测在内的肿瘤分子诊断产品展开深度的合作。阅微基因将长期致力于将MSI检测向更自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同时期待与临床病理专家就探究检测不一致性的原因,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
        最后李文才教授进行会议总结时认为,MSI检测作为串联本次临床以及病理专家的分子桥梁,专家们重点探讨了联合多平台检测的可行性,检测过程中注重样本质控的必要性,加强病理科以及临床科室的联动性等议题。这些都是推进精准诊疗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次会议顺利完成了预期议题的讨论,参会的教授以及观会的学者均获得了不同的观点及经验,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MSI-H与免疫治疗药物获批进展
        近些年来国内外针对MSI-H/dMMR生物标志物的免疫治疗药物不断获批。2017年5月,FDA批准帕博利珠单抗(K药)用于MSI-H/dMMR的实体肿瘤患者。随后,纳武利尤单抗(O药)紧跟其上,获批用于后线治疗MSI-H/dMMR结直肠癌患者。
        国内也获得了可喜的进展及成就,恩沃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普特利单抗、斯鲁利单抗、信迪利单抗等多款针对MSI-H适应症的国产PD-1/L1药物都获得了NMPA的批准或者受理,翻开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MSI-H肿瘤优势治疗的新篇章,也重新掀起了MSI检测热潮。

        除了已获批的免疫治疗药物,国内外有数十个MSI-H/dMMR实体瘤相关治疗临床研究正广泛开展招募,除了常见的泛实体瘤,结肠癌等研究,也有涉及非小细胞肺癌、生殖系统肿瘤等,涉及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及联合用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携带MSI-H/dMMR患者的诊疗将取得进一步发展,相关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推广前景光明,MSI-H/dMMR作为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必将大放异彩。



4000192196    产品咨询info@microread.com   CN | EN|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9 北京阅微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京ICP备09053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