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6年「操场埋尸案」终告破,如何通过遗骸确定死者身份?
【2020-04-24】
2020年4月3日,怀化中院对湖南怀化新晃一中“操场埋尸案”进行二审宣判,全案维持原判,至此,这一震惊全国的扫黑除恶大案画上句号。
在整个案件的重要环节就是确定遗骸身份。鉴定遗骸的第一步是对遗骸进行个体识别:通过提取死者的DNA,与父母或孩子进行同一性认定。由于被害人深埋地下16年,能进行提取DNA的只有皑皑白骨。
那么问题来了,
如何从骨骼中提取DNA呢?
从结构来看,骨骼主要包含骨膜、骨质和骨髓三大结构。骨膜为致密结缔组织膜,附着于骨表面。骨质可分为密质骨和松质骨:质地较硬的密质骨(也称皮质骨),位于表层,形成80%的骨质,含有人体99%的钙含量;质地较软的松质骨,含有骨髓位于骨骼内部,主要含有造血细胞、脂肪组织和血管组织。
从微观角度来看,骨骼主要由给骨骼提供韧度的有机物质(如胶原蛋白、糖蛋白、软骨素等),以及提供硬度的无机物质(如钙、磷、钠、钾、锶、镁、铁、氟等)组成。
骨骼是人体组织中最坚硬的组织,这些坚硬组织给DNA提供了较成功的保护环境,使骨骼可以作为重要检材长期保存;但同时又因骨组织耐高温、耐压力、耐腐蚀,且DNA含量较少,给提取DNA带来一定难度。
传统骨骼提取主要是通过使用普通电钻或者研磨设备将骨骼研磨至粉末状,之后进行脱钙处理。一般利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脱钙法,EDTA是一种熬合脱钙剂,在骨骼中通过结合二价钙离子,破坏其结构稳定性,从而释放DNA;脱钙结束后再加入裂解液、蛋白酶K、DTT等进行DNA纯化提取。
虽然脱钙有利于骨骼DNA的释放,但是也会导致DNA大部分流失。现在有多种商业化的专用于骨骼提取DNA的试剂盒,无需脱钙,避免了繁琐的操作,进一步减少DNA的损失。
相对于普通骨骼而言,牙齿更利于提取DNA。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4部分组成。在牙髓组织中包含神经、血管、淋巴和结缔组织,还有排列在牙髓外周的造牙本质细胞,更为容易从中提取DNA。
现如今,在所有生物物证检材中,骨骼样本DNA提取难度最大,也使得身份鉴定的“金标准”——DNA鉴定在对遗骸身份鉴定具有极大的挑战性。2019年10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王升启团队突破从“陈旧遗骸中提取严重降解微量DNA”、“复杂亲缘关系身份鉴定”等国际性难题,在国内首次建立遗骸和亲属DNA数据库,从此让无名烈士不再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