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SMA 非整倍体 细胞STR鉴定 男性家族排查 脆性X 叶酸 SNP Y-STR试剂 亲缘鉴定 DNA甲基化 16S/18S/ITS 采保试剂 微卫星不稳定 荧光定量PCR 宏基因组测序 核酸提取

临床领域

阅微基因 精准求实

SLCO1B1、ApoE和CYP2C19基因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

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抗血小板凝集药,用于血性卒中、心肌梗死或症状性外周动脉疾病的防治。他汀类药物是最有效的调脂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减少细胞内胆固醇合成,现已成为冠心病预防和治疗的最有效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等。

氯吡格雷用药指导

不同个体对于氯吡格雷的反应有差异,约40%的亚裔病人会产生氯吡格雷抵抗,主要原因是CYP2C19基因突变导致代谢减弱。CYP2C19至少有36种等位基因,其中CYP2C19*2 和CYP2C19*3 占亚洲人群弱代谢表型的99%以上,CYP2C19*17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具有超快活性的基因分型。CYP2C19基因突变导致的弱代谢个体,氯吡格雷抗栓疗效差,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对于这类个体,需要增加氯吡格雷的剂量或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


2010年FDA提出黑框警告,明确建议医生对将要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分型检测,针对患者基因型实施个性化用药。




临床药物基因组学实施联盟(CPIC)发布的CYP2C19基因型和氯吡格雷治疗指南中也建议,对于行PCI手术的ACS患者,可通过检测患者CYP2C19基因型来指导氯吡格雷用药。



他汀用药指导

CPIC药物遗传学指南和国家卫计委颁布的《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中都指出: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影响他汀类药物的代谢水平,医生可根据其基因多态性,指导病人他汀类服用剂量,降低发生肌病的风险。研究表明,每日摄取相同量的辛伐他汀,SLCO1B1纯合突变体内他汀药物浓度明显高于野生型和杂合突变型,且发生肌病的概率也远远大于后者。

人类ApoE基因两个位点的多态性(388T>G/526C>T),可以形成3种单倍型:ApoE2/ ApoE3/ ApoE4,研究表明,ApoE基因多态性与降脂疗效显著相关。

产品特点

■ 血液血卡直扩:免提取DNA,省时省力,减少污染

■ UNG防污染体系:有效避免PCR产物污染
■ 检测位点全面:氯吡格雷弱代谢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超快代谢(CYP2C19*17)分型检测,且氯吡格雷与他汀类药物相关基因可一次全面进行检测
■ 操作简单快捷:1管扩增,同时检测7个位点,全程只需3小时
■ 结果直观易读:专业软件辅助结果分析判读,快速简便

检测平台

利用多重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人类外周血液基因组中的SLCO1B1、ApoE、CYP2C19基因多态性,为临床鉴别患者对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药物的敏感性提供帮助。

检测位点

药物

检测基因

检测位点

氯吡格雷

CYP2C19

CYP2C19*2

CYP2C19*3

CYP2C19*17

他汀

SLCO1B1

SLCO1B1:521T>C

SLCO1B1:388A>G

APOE

ApoE:388T>C

ApoE:526C>T  


试剂盒检测流程

1. 建立PCR体系
2. PCR扩增
3. 毛细管电泳分离样品
4. 结果分析

适用人群

使用氯吡格雷来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它动脉循环障碍疾病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来防治各型高脂血症、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及各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

样本类型

EDTA枸橼酸钠抗凝血、保存于血卡的血痕、常规提取的DNA

适用仪器

1. PCR仪:Applied Biosystems Veriti dx/ Applied Biosystems Veriti /9700
2. 基因分析仪:Applied Biosystems 3500xl Dx/3500 Dx、3500xl /3500、3730 xl /3730、GenReader

参考文献

1.Simon T, et al. N Engl J Med. 2009 Jan 22;360(4):363-75.
2.SA Scott, et al. Clinical Pharmacogenetics Implementation Consortium Guidelines for CYP2C19 Genotype and Clopidogrel Therapy: 2013 Update. Clin Pharmacol Ther. 2013 Sep;94(3):317-23.
3.《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
4. Mikko Niemi et al.,2011,Pharmacol Rev 63:157–181.
5. Thompson et al., Circ Cardiovasc Genet. 2009;2:173-181.


※本资料仅供相关医学专业人士参考使用。

仅供研究使用

4000192196    产品咨询info@microread.com   CN | EN|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9 北京阅微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京ICP备09053524号